首頁

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

《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機關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的發起下,終於成立了新史學雜誌社,一年四期, 以季刊的形式發行《新史學》。

創辦一個學術性刊物而且持之長久,要耗費鉅大的經費、人力與精神,對學術工作者是一項艱辛的考驗。除了參與者的熱忱外,更需要學界廣泛而長期的支持。因此,新史學在創辦伊始,不僅在經費上開源節流,公開徵稿,並建立嚴謹的審查制度。

為了使《新史學》有穩固的經濟基礎,在開源方面,除參與的成員入會費及繳交年費外,也向學界募捐,獲得鉅大的回響,共募得三十多萬元,作為創刊基金, 以後又經由李訓祥教授幫忙、聯繫,獲得一位出版界的前輩贊助每年二十萬的印刷費。有了這些支持,新的學術刊物暫時無後顧之憂,但要維持久遠,需要極力撙節經費,除了論文無稿酬之外,所有審查、校對、編輯工作乃至聯繫等雜務均由同仁義務負責,僅雇請一位兼任助理。

為了保証論文品質,建立了嚴謹的審查制度。每篇投稿的論文,均請二位審查人提出具體的審查意見。同時建立輪值編輯制度,每年由一位常務委員邀請四位同 仁組成編輯群,負責全年編輯作業。由於運作順暢,使《新史學》獲得國內外漢學同道的支持,刊出的論文也受到肯定,因此連續獲得教育部 (82,83,84年)及國科會(83-91年)優良期刊的獎助。本刊文章的摘要及索引資料亦被收入“Historical Abstracts”、“America : History and Life”及“EBSCO”等國內外資料庫中 ,並自民國九十年起增辦「新史學講座」,邀請海內外知名學人進行學術演講。

《新史學》發起人有二十二位,為了史學界經驗相承、新舊相續,本社也於每年年會時,經由推薦、審查、決議等程序,增加生力軍。目前共有常務社員一百二十五人。

二十二位發起人是: 朱鴻林、杜正勝、沈松僑、吳密察、邢義田、林富士、林載爵、柳立言、洪金富、陶晉生、黃清連、黃進興、黃寬重、陳永發、陳慈玉、梁其姿、梁庚堯、張彬村、張榮芳、劉增貴、劉錚雲、蕭璠。

常務社員:

孔令偉

方震華

王仁祥

王文基

王正華

王汎森

王明珂

王健文

王鴻泰

甘懷真

皮國立

朱鴻林

衣若蘭

何淑宜

吳密察

吳翎君

呂妙芬

呂紹理

巫仁恕

巫毓荃

李仁淵

李文良

李孝悌

李卓穎

李尚仁

李建民

李若庸

李貞德

李啟彰

李達嘉

李鑑慧

杜正勝

汪正晟

沈松僑

沙培德

邢義田

周婉窈

周樑楷

林文凱

林玉茹

林志宏

林欣宜

林美香

林富士(殁)

林敬智

林聖智

林麗月

花亦芬

邱仲麟

邱澎生

金仕起

侯嘉星

洪紹洋

洪廣冀

唐啟華

祝平一

馬孟晶

馬雅貞

高震寰

康樂(殁)

張 力

張 寧

張谷銘

張隆志

張榮芳

張藝曦

張繼瑩

梁其姿

梁庚堯

許宏彬

許凱翔

許雅惠

連玲玲

陳元朋

陳正國

陳永發

陳秀芬

陳秀鳳

陳建守

陳恒安

陳致宏

陳弱水

陳偉智

陳國棟

陳雯怡

陳慈玉

陳熙遠

陳慧宏

陳樂元

陳錦忠

陳韻如

陳韻如

陳耀煌

陶晉生

傅 揚

彭明輝

曾品滄

游逸飛

黃清連

黃銘崇

黃寬重

楊彥彬

楊肅獻

楊瑞松

雷祥麟

廖宜方

廖咸惠

熊秉真

蒲慕州

褚縈瑩

趙立新

劉士永

劉季倫

劉欣寧

劉增貴

劉錚雲

劉瓊云

潘光哲

蔡龍保

蔣竹山

鄭雅如

鄭維中

蕭 璠

賴毓芝

閻鴻中

戴麗娟

謝仕淵

鍾淑敏

藍弘岳

藍適齊

顏杏如

顏娟英

蘇聖雄

鐘月岑

顧雅文

 

 

 

第三十四卷編輯委員

 

許雅惠(主編)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李仁淵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林美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葉高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鍾淑敏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英文編輯


吳孟軒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助理編輯:

 

 

鄧涵云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歷任助理編輯: 金仕起、王仁祥、蔣竹山、趙立新、唐立宗、劉欣寧、陳藝勻、李侑儒、許凱翔、林慧芬、陳令杰、蕭琪、施厚羽、鄭庭鈞